2021年5月18日,由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及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再生塑料专委会共同主办的首次专业性行业大会「2021 绿色发展 低碳创新 rPET 峰会」圆满落幕。
会议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新华社、新华网、人民网、第一财经、中国日报、科普中国、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日本共同社等国内外知名媒体对本届峰会进行了报道和采访。
会议邀请到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等部委及行业领导,同时邀请到百事、宝洁中国、可口可乐、联合利华、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苹果、Sedex、伊利等国内外知名组织、机构、高校及品牌企业的专家、学者。
Sedex 亚洲区管理总经理林垚先生作为演讲嘉宾,在会议上分享了 Sedex 会员企业在循环经济领域的最新调研数据以及挑战和趋势,并联合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CGCI)共同发布了《循环经济调研报告》。
从“趋势” 到 “大势”
20 年来,企业对环境议题的关注点和焦点发生了迭代:
· 2000 年以前,环境保护只是少部分企业在关注的领域
· 2010 年以后,企业开始把环境的合规性、节能减排与减少污染融入到自身供应链中
· 2020 年以来,随着《巴黎协定》目标的逐渐迫近,越来越多的企业尝试改变商业模式,将企业的政策、产品、运营与责任商业挂钩,推动循环经济及相关议题(新材料的开发、碳排放……)在全球供应链的深化
我们梳理了Sedex 全球会员中,积极倡导循环经济、推动循环材料的领导型企业,将他们以:零售、快消、日化、包装、消费品和中国企业,大致归类。不难发现,Sedex 全球会员已形成循环经济价值链,分布在供应链的各个端口。
就我们的数据而言,中国的供应商中有86% 考虑使用循环材料;60% 已经制定减碳目标。
我们对中国供应商的调研数据将循环经济融入供应链,在供应链中推行循环材料,不仅是趋势,更是未来10 年的大势所趋。
循环经济的“困境”
尽管我们的调研显示:企业对循环经济普遍持有积极开放的态度,但在实践过程中有一些因素制约了循环经济活动的展开:
· 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对循环经济的认识
· 品牌企业中,国际性企业的“领先性”,但将“循环经济”应用于全产品线的为数不多
· 行业特性与产品特性的差异性,但无法找到一套能够被各个行业普遍使用的准则
· 品牌企业有相关循环经济领域的承诺,但是践行的过程中的难度很大,如法律法规、配套资源以及市场认可等
· 循环经济过程中的“社会因素”
· 商业价值
2021 循环经济调研报告正式发布
会上,Sedex 联合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CGCI)共同发布《循环经济调研报告》。该报告得到了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和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的重要支持,特别鸣谢蒋南青博士对本报告的专业指导。
这份历时半年,由「Sedex 项目专题小组」共同参与完成的报告,希望通过客观、专业、系统的方式,同时结合 Sedex 及我们全球会员的相关经验及洞察,帮助您了解循环经济和循环塑料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特别是,在中国承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我们的微薄之力。